發布時間:2023-07-14 17:00
1-6月,達州市主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86.2%,較三年均值提升3.3個百分點,優良天數156天,較三年均值增加6天;PM2.5平均濃度較三年均值下降22.1%,兩項考核指標改善幅度均位居全省第一……
7月14日,記者從達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的二季度環境質量新聞通氣會獲悉,會議還對1—6月環境質量狀況、專項執法情況等進行了通報。
空氣
優良天數較三年均值增加6天
據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6月,達州市主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PM2.5平均濃度,兩項考核指標改善幅度均位居全省第一。綜合指數4.15,排全省第14位,168重點城市第73位。
地表水
成功創建首批美麗河湖
1-6月,達州市23個國、省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100%,大竹縣銅缽河(平灘河段)成功創建四川省首批美麗河湖??h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無Ⅴ類、劣Ⅴ類考核斷面。
土壤
開展排查整治行動
1-6月,持續加強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開展全市污染地塊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行動,現場排查污染地塊11個,發現并整改風險隱患5項,立案調查1起。督促24個用途變更為“一住兩公”地塊完成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效率革命
審批時間壓縮至6個工作日
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打造“事項最少、流程最優、服務最好”的環保審批服務環境,將審批時間最短壓縮至6個工作日。截止目前,今年全市已完成112個建設項目環評審批。
定期調度重點項目。對20個省重點、市重點項目配置環保秘書,并上墻調度每月最新進展。今年以來已辦理完成21個重點項目環評審批。
持續主動開展上門服務。今年全市生態環境系統開展上門服務82次,解決問題12個;縣級開展上門服務76次,服務企業114家,協調解決問題85個。
專項執法情況
組建9個督導組開展綜合督導
以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回頭看”為契機,聯合市委環保督查督辦組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大排查”,各地各部門共排查問題452個。其中,市生態環境局抽派54人,組建9個督導組開展了為期一周的綜合督導,共排查走訪點位393個,發現問題183個,并書面移交各地各部門進行整改;每兩個月對中、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發現問題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按期實施調度。嚴格執行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持續推進長江經濟帶小水電清理整改。全市小水電站共161座,其中保留電站5座、整改電站106座、立即退出電站37座、限期退出電站13座。
三大攻堅戰
成功入圍全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
積極推動藍天保衛戰。針對“雙禁”工作,市級層面成立27個督導小組,對主城區及周邊23個鄉鎮(街道)定點督導,大力開展大氣質量“達標鞏固年”活動。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三大攻堅戰。
持續開展碧水保衛戰。緊盯流域水質變化,針對大竹縣東柳河、開江縣任市河、宣漢縣州河等重點流域水質下降問題,及時向地方人民政府印發加強水質管控提醒函7次;對汛期水環境安全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加強流域聯防聯控,會同重慶市梁平區生態環境局對聯盟橋斷面所在流域開展現場調研。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已納入2023年市級民生實事實施方案。成功入圍全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爭取中央專項資金5000萬元。
縱深推進土壤保衛戰。對263個地塊和6個區域實施風險管控,完成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地塊24個,督促24家重點監管單位開展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工作。完成危險廢物物聯網建設企業126家,實現危險廢物重點管理和簡化管理單位“全覆蓋”。
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邱霞 劉歡
來源:掌上達州